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卷答案1

2020年04月10日 63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答案链接

https://www.zxstw.com

第一题---为题目类型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001—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1.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第二题---为题目类型
根据××测绘及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单位规定,导航电子地图上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及周边信息每6个月更新一次,省级及以下道路及周边信息每1年更新一次,背景地图每1年更新一次。现需要对××地区导航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确定开展外业调查,对区域内家的道路、兴趣点及地名等进行采集并处理,以完成对该地区导航数据的更新,满足用户的需要。 【问题】
5.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道路网络信息采集的方法。
7.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数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提交。
第三题---为题目类型
1995年11月,国务院确定从1996年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陆地(不含港澳界)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根据这一要求,某省在民政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于2000年4月开始对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勘定工作。 【问题】
9.简述界桩点位置选定的原则。
10.简述界桩的形状。
11.简述边界线标绘的内容、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第四题---为题目类型
某工程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 77.76m2,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25~6.90m,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m,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m。 环境条件: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黏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30~3.10m。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加土钉的支护方式。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哪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 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4)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5)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6)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两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问题】
13.试述变形测量实施的程序与要求。
14.试述设置变形测量基准点的要求。
15.变形观测的数据包括哪些?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第五题---为题目类型
1.任务概况 根据XX地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工程设计要求,在该地区建立高精度的GPS控制网,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然而,该地区原有的测绘成果大多为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为了使高精度的GPS网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原有测绘成果,需要将GPS控制网成果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 XX地区高精度GPS网点分布大致范围:东经124°15’~125°12’,北讳45°48’~46°59’。 2.目标 将GPS控制网成果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 3.测区已有资料情况 XX地区在布测高精度GPS网时,联测了X个国家高精度三角点。经过GPS网数据处理,获得了各GPS网点的WGS一84坐标。同时收集到本地区联测的X个国家三角点成果,三角点成果只有高斯平面直角X、Y及正常高H。 【问题】
17.简述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流程。
18.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包括哪些参数?实现三维七参数转换至少需要几个重合点?为什么?
第六题---为题目类型
根据上级政府的工作安排,某市决定开展该地区的土地调查工作。现已完成了土地权属调查的工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6000km2。全测区以丘陵地为主,测区东部有少量的平地。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一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问题】
20.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量算的原则。
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准备哪些资料?
22.用框图表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
第七题---为题目类型
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1)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2)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3)输出的地形图;(4)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24.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
25.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
26.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第八题---为题目类型
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8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 已有资料: (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 (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 (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其他相关资料。 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 (1)0.5”级全站仪1台套; (2)双频GPS接收机5台套; (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1台套; (4)DS05型水准仪1台套; (5)50m钢卷尺1个。 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2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4个水平 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2个建于周边1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 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等。 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形式表达的成果。 【问题】
28.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简述垂直基准点布设的位置和数量要求,以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
29.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洲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稳定性的设备。
30.简述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成成

每天,叫醒我们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