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事业单位招录(综合应用能力C类)真题试卷答案

2020年10月09日 47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答案链接

https://www.zxstw.com

分析题---为题目类型
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 相比而言,月球地质的演化机制,算得上是真正的“简单”。 一方面,由于月球的壳层没有板块运动机制,月球岩石圈内的任何物质,一经生成,便无法在内外之间循环。因此,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岩石圈旋回等这些活跃的地质机制,统统与月球无缘。月球无法形成宏伟的山脉,也无法形成沉积凹陷。虽历经斗转星移,却无法沧海桑田。它的整个壳层,是无法运动的石板一块。 另一方面,对于月球极其稀薄的“大气”来说,风化作用、沉积作用之类能够显著改造一个岩石星球表面的“外动力地质机制”,也同样过于“奢侈”。月面的地质体不会因为风吹磨蚀日渐消亡,也不会因为水汽淋滤而改造蚀变。基本上一经生成,便可保存恒久。 既然内、外两方面的地质动力都“不给力”,那什么才是月球的主要地质行为呢? 一架望远镜便可以直观地回答这个问题。在月面较亮的部分——月陆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陨石坑,那是外界天体撞击月陆的印记。既然月球自己造不了山,也造不了盆地,便只能靠天外作用力来塑造地形。有时候,一些较大的陨石撞击月面,可以形成规模可观的陨击盆地。 此外,月球自身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点倒是跟地球相同),流淌的岩浆汇入陨击盆地,形成与月陆相对的另一种地形——月海。布满陨击坑的明亮月陆和地势平坦的暗色月海是月球的主要地形,它们代表最重要的两种地质作用。除此之外,在规模和重要性上,没有其他地质作用能与这两种相比了。 月球的地质行为虽然相对简单,但塑造出这块“天外大地”的历史却不可小视。有资格写入月球史中的事件,对于整个地月系统来说,都可称为壮伟的“诗篇”——它们不仅忠实地记录着月球自身的形成与变化,甚至在早期地球由于壳层未固化而无力留下自身演化证据的时期,也保留了一份有关地球彼时状态的宝贵信息。这些古老的里程碑式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距今46亿到35亿年前的时间段内——这段时期是太阳系的早期发展阶段,被称为“冥古宙”。 月球演化“大事件”的第一幕,是46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亚”与地球相撞(这是学界的主流观点)。在这个被称为“深大冲击”的事件中,两颗行星的核心融合,地幔与地壳的碎屑被抛入太空中,在地球的引力圈内形成一个由巨量碎屑构成的环带。由于初始速度不同,碎屑之间频繁碰撞、焊结。越来越多的碎屑如滚雪球般凝聚起来,逐渐形成椭球状,构成月球的雏形。 碎屑之间的融合充斥着无法想象的暴力。巨大的动能在碰撞的瞬间转换为内能,足以融化岩块,使新生月球完全成为一片岩浆的海洋。彼时的整个月球,简直是一锅由Mg2+、Fe2+、Ca2+、Al3+和硅氧四面体([SiO4]4-)混成的高温浓汤。如果站在当时的地球上仰望苍穹,将看到一轮异常明亮的赤月高悬夜空。由于岩浆本身会发光,其亮度或将数十倍于今日。 但是,在冰冷孤独的宇宙中,这光景持续不了多久。于是,时间的指针便移向了月球史的第二幕,熔岩月球的固化过程——大结晶。 滚烫的混沌中一点点露出凝固的端倪。起初,无数微小的晶核在炽热的“原汤”中漂移、游动,由于整个岩浆体系热流不均衡,它们生成又融化、融化又生成,演绎着炽热洪流中微不足道的涨落。然而,随着温度持续整体下降,晶核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数以兆亿计的硅氧四面体和阳离子们,像是突然收到了某个中枢的统一指令,瞬间开始以大规模的方式改变原有随机分布的行为。它们以整齐划一的结构排列起来,伸出雏晶的枝桠,展开壮丽的分形。最终,在岩浆中凝结为一块块高度有序的离子矩阵。我们将这种有序排列的离子阵列称为矿物,意即“自然界的晶体”。 岩浆中矿物结晶的顺序,遵循着所谓的“鲍温反应序列”。最初,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会优先从岩浆体系中结晶出来。它们的大规模结晶,将大量的镁和铁从岩浆中消耗出去。同时,由于密度比岩浆大,它们晶出后便沉入星球的深处,结果使得上层剩余岩浆中钙和铝的浓度越来越高,最终使岩浆演化为极富铝、钙、硅的浓浆。“鲍温反应序列”中的下一种矿物——斜长石——便开始大规模晶出。由于密度比较小,它们浮在整个月球的上表面,相互溶结,构成坚固的白色斜长岩。 在不到一亿年的时光内,斜长岩的结晶完成,使得炽热的月表岩浆海完全固结为坚实的月陆,只剩下岩浆中那些为数不多的、不易参与大结晶的元素。如钾、磷及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等,被浓缩至最后的一个小小岩浆湖里富集了起来。它们在这个岩浆湖里自己凝结,形成月面上一处异常独特的地质构造——克里普地体。 虽然月球已经完成了壳层的凝固,但太阳系其他成员离“安顿”下来还早得很,距今38亿年前,太阳系的两大巨人——木星和土星,仍处于轨道的调整期。由于轨道不稳定而发生的可怕共振,无数的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天体被荡进太阳系内侧轨道。不计其数的小行星如同狂乱的流弹般射入太阳系内侧,对内部的一切实施无差别的密集轰击,地球、月球、金星等无一幸免。 这个灾难般的事件使得月球新生的斜长岩月陆上留下了密集的陨石坑。而在地球的表面,由于当时尚处在熔融态,这些残酷的伤口并没有被保存下来。只有月面上那些至今清晰可辨的冰冷陨坑,无声地诉说着38亿年前的灰色往事——那被称为“后期重轰炸”的陨星灾难,便是月球编年史的第三幕。 38亿年前的后期重轰炸结束之后,月球度过了3亿年较平稳的时光。到了35亿年前左右,月球进入了岩浆的高频喷发期。在后期重轰炸中形成的大型陨击盆地,被地底涌出的岩浆灌入、填充。这些来自月球深处的岩浆,与大结晶时期构成月陆斜长岩的表层岩浆不同。它们可能是由早期结晶的辉石─橄榄石重熔而成的岩浆,贫硅铝而富镁铁。因此,它们的凝结产物不再是明亮的斜长岩,而是色调灰暗的玄武岩。大面积充入陨击坑的岩浆完全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岩,便成为今日在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大片暗色地形——月海,这便是月球史上的第四幕。 科学家研究表明,玄武岩的最后一次喷发大概发生于距今10亿年前,月海形成期的结束,代表着月球历史上大事件期的落幕。之后,月球的地质构造便基本定型了。后来的时光里,除了偶尔撞入的小行星会在月面上掀起新的零星小坑之外.再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大事件能够彻底改写这颗卫星的历史了。这颗被地球引力锁死的卫星,永远以一面朝着地球,用死寂般的稳定,远观着地球上那些翻天覆地的演化:大陆聚而复散,大洋开而复合,山岳隆而复平,生命萌生、爆发、灭绝、演进…… 这一观就是十亿年——直到人类踏足。对于这颗古老卫星的历史来说,那些来自地球的奇怪仪器和陌生车辙,不过是须臾之中一丝微不足道的动静罢了。然而,这丝微不足道的动静中,却转动着地球生命真正走出家园、迈向宇宙的希望。谁知道未来的那一天,会不会是月球历史崭新的一幕呢? 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是火星和地球相撞的产物。
(A)正确
(B)错误
2.月球新生时期异常明亮是因其表面足高温的岩浆。
(A)正确
(B)错误
3.最早从月面岩浆里结晶出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镁和铁。
(A)正确
(B)错误
4.月球高频喷发期的岩浆是富含镁和钙的橄榄石融化而成。
(A)正确
(B)错误
5.月海构成物质的密度大于月陆物质。
(A)正确
(B)错误
6.坚实的月陆表面普遍富集钾、磷和稀土元素。
(A)正确
(B)错误
7.月海形成之后月球地质就基本定型。
(A)正确
(B)错误
8.斜长岩是月面岩浆矿物的结晶。
(A)正确
(B)错误
9.月球地质的演化机制与地球地质的形成相比具有哪些不同?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不超过100字。
10.根据材料,概括月球演化的主要过程。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不超过350字。
论证评价题---为题目类型
12.请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每条不超过150字。常见的论证错误主要包括论证中的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等。 2015年1月,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是总人口数的42%,而2014年同期这个比例是35%,可以推测,到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总人口数的70%。 在地域分布上,发达国家或地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比例普遍较高,比较极端的是,百慕大、巴林和冰岛的互联网用户数几乎等同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而朝鲜和南苏丹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不及其总人口数的0.1%。由此可见,互联网普及度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全球网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长为4.4小时,菲律宾最高,平均每天超过6小时,可见菲律宾人最喜欢上网。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人同样不容小觑,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了5小时。 几乎70%的英国人在网上进行购物,德国、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网购人数都超过了其总人口数的50%。南亚和东南亚电子商务普遍不发达,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网购人数均不到其总人口数的20%。网购英国日用品的平均价格是每件12美元,网购美国日用品的平均价格是15美元,而网购菲律宾日用品的平均价格则为1美元,可见,日用品从菲律宾网购比从英、美网购便宜。 全球社交媒体用户平均每天花费2.4小时在社交媒体上,而阿根廷和菲律宾的社交媒体用户则比较活跃,每天花费超过4小时。Facebook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排名第一,QQ和QQ空间紧随其后,QQ的月活跃用户数有8亿2千万之多,QQ空间也有超过6亿活跃用户。可以看出,Facebook依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但QQ和QQ空间的用户总和超过了Facebook。
写作题---为题目类型
13.请阅读给定材料,按照要求作答。 在当代社会,科学“不再仅是拓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其更为重要的目标是为人类及其环境谋取更大的福利,且前者不得有悖后者之要求,因此,科学研究中的责任成为对科学进行全局性伦理考量的一个主要方面”。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史专家萨顿就提出了“科学人性化”的任务:“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如果科学只被人从技术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那它简直没有任何文化上的价值。”萨顿出于对科学的深入考察和深刻理解,洞察到尽管科学是我们的“精神中枢”和“文明中枢”,但也可能导致对人性的忽视和冷漠,他说,科学技术专家的“技术性头脑”和“技术迷恋症”可能使他们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到那样一种程度,以致“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知觉”。 “科学人性化”不仅体现在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内部,体现于对科学真理本身的追求过程之中,还表现为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对科学成果予以合理应用的关切。此外,对人一社会─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也包含在内。 从上述材料出发,联系实际,围绕“科学人性化”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答案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成成

每天,叫醒我们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梦想